2024年9月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7月6日为世界农村发展日(World Rural Development Day),以彰显农村发展和转型对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
农村地区在全球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设立世界农村发展日,正是为了提高公众对农村问题的认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支持农村社区的繁荣。举办这一国际日将为评估农村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提供一个全面的平台。
节日由来
由于孟加拉国始终将农村发展作为国家整体发展的一项关键战略,约63%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孟加拉国被视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高经济增长、提高识字率和减贫等领域的榜样。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谢赫·哈西娜及其内阁于2001年提出并批准了孟加拉国家农村发展政策(NRDP)。
2010年1月27日,第二届亚太农村发展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在孟加拉国达卡举行,谢赫·哈西娜在会上说,孟加拉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名为Ekti Bari Ekti Khamar(一所房子一个农场;one homestead, one farm)的大规模农村发展方案,目标是优化和可持续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并在农村地区创造就业机会。孟加拉国是世界发展的榜样,因此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建议,通过孟加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直接向联合国大会提出设立世界农村发展日的建议。
2020年12月15日,亚太地区农村综合发展中心(CIRDAP)致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总干事,寻求其关于将7月6日定为世界农村发展日的建议。2022年4月21日,CIRDAP理事会批准了将7月6日设立为世界农村发展日的倡议,并要求秘书处启动国际日的进程。2024年9月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7月6日为世界农村发展日。
节日意义
作为一项具有象征意义与战略考量的举措,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7月6日为世界农村发展日 ,重申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坚定承诺。此举秉持国际团结的精神,承认农村贫困是根深蒂固的挑战,并强调解决这一问题是实现更广泛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先决条件。该决议秉承自《世界人权宣言》至《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等一系列全球宣言与决议的精神,旨在持续关注在世界各地的偏远农村地区辛勤耕耘、捕鱼劳作、守护土地的人们的生活与困境。
决议核心关注农村社区,尤其是妇女、土著人民和青年所承受的过重贫困、饥饿与排斥负担,而他们展现出的韧性却常被忽视这一问题,强调上述群体在农业开发、粮食安全和生态管理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呼吁通过保障土地权益、提供体面的工作、促进决策参与等途径增强他们的权能。决议通过支持践行一套融合了传统知识、性别平等和数字包容的农村发展综合办法,展望将农村繁荣从遥不可及的理想转变为全球性共同成果的愿景。
正如决议所述,庆祝世界农村发展日不仅是象征性的举措,也是推动有意义行动的契机。各国政府、民间社会、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受邀参与这一年度纪念活动,包括具体活动、政策对话和基层倡议。决议明确强调自愿捐款和地方驱动的战略,赋予世界农村发展日重大使命:提升农村地区的声音,凝聚发展合力,并重申全球共同的承诺——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哪怕是在最偏远、最被遗忘的角落。
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发展不仅是地域问题,更关乎消除贫困、公平、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的重要性在于:
- 贫困与不平等
全球约80%的极端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日均收入不足2.15美元。
全球逾10亿人口深陷严重的多维贫困,其中超过一半是儿童(开发署2024年报告)。
农村人口中有一半缺乏医疗保障,而城市地区仅为22%(经社部2021年报告)。 - 农业与粮食安全
家庭农场生产了全球80%的粮食(粮农组织)。
妇女占农业劳动力的43%,但在获得土地、信贷和技术方面面临诸多障碍。 - 气候与数字连接
农村地区位于气候危机前线,面临干旱、洪灾和极端高温等影响。
2024年,83%的城市居民使用互联网,而农村地区的比例不足50%(国际电联2024年数据)。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大投入,确保不让任何人掉队。
展望未来
距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愿景的期限只剩不到五年,但前路依然充满变数与挑战。机会窗口日益收窄,世界农村发展日不仅仅只是日历上的一个日期,更是一次全球性的警醒,一次反思和重新定位的庄严停顿。它呼吁国际社会确保长期被忽视和服务不足的农村社区不仅被铭记,更要被牢牢地置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