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艾滋病零歧视日

为了推动全球艾滋病反歧视倡导工作,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确定将每年的3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

2014年2月28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西迪贝在京宣布,3月1日将启动首个世界“艾滋病零歧视日”(Zero Discrimination Day)。

西迪贝希望通过此举唤起全社会对艾滋病防治事业的关注,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消除社会歧视,给艾滋病感染者应有的尊重、关爱以及同等的机会,让他们感到社会的温暖。“如果不能消除歧视,我们就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平、安全和繁荣。”西迪贝说,人人都享有健康权和尊严。政府、社区、企业都应该行动起来,制定法律和政策对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保护和帮助。

西迪贝强调,零歧视是艾滋病防治的基础。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比艾滋病病毒本身所导致的死亡更多。

零歧视日的主题标志为蝴蝶,象征着蜕变、重生、美丽和自由,也代表每个人对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关爱与祝福。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倡导的“零新发感染、零歧视和零死亡”(简称“三零愿景”)引导人们不仅仅将目光投向艾滋病这种疾病本身,还让人们更加关注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群体。

活动主题

2020年零歧视日活动主题:疫情中,多一些包容和关爱

2021年零歧视日活动主题:结束不平等


历史上的今天:

生成海报
点赞 0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推荐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每年的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称儿童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一个为少年儿童设立的国际性节日。源自1949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大会,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为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5月25日,国际失踪儿童日

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International Missing Children's Day),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为了纪念震惊全美的伊坦·帕兹失踪案,号召全社会关注儿童失踪问题而确定这一天为“全国失踪儿童日”。随后,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等地纷纷效仿,也宣布这一天为“失踪儿童日”,于是这一天逐渐变成国际性的纪念日。世界 ...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milies),是联合国大会在1993年的一项决议中宣布纪念这一日子,于1994年公布,旨在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至2022年底,世界人口已达80亿。联合国秘书长将此称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这个里程碑标志着在健康和延长人类寿命 ...

母亲节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节日起源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这个节日的发起人是费城人安娜·贾维斯,这个女子终生未嫁,膝下无儿无女。1906年5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