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是黑人日,也称黑人节。这个节日由非洲统一组织赞同,非洲文化协会确定。这个节日旨在提倡种族平等,取消种族歧视。
节日由来
黑人,即黑种人,又称尼格罗人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赤道人种,是根据体质上可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地球上三大人种之一。黑种人一般肤色黝黑,头发黑呈波浪或曲黑眼睛,鼻子宽扁,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小、鼻孔横径较大,凸唇,口宽度大,嘴唇厚,胡子和体毛较少。
黑人的种族分类主要有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两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绝大部份)、科伊桑尼格罗人、库希特尼格罗人(属于黑白混血种族)、澳大利亚原住民等,非洲大陆是他们的原住地。在中世纪时期和中世纪以前,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后来因为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和重商主义,大批量的黑人被迫作为奴隶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
如今居住于美洲的黑人,绝大多数是欧洲殖民者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残暴掳掠贩卖到美洲的黑奴的后裔。出了少数优秀的人物: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前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前任国务卿赖斯,更有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黑人在运动方面的天赋,得天独厚,无人能及。
在1988年版的电影《发胶》中,女儿特蕾西盼望着能在专门面向青少年的电视舞蹈节目《考林·柯林斯秀》中露露脸,尽管她有一定的舞蹈天赋,可想参加节目还是难于上青天。当时,该节目几乎全由白人掌控着,只有每月一次的“黑人日”才让有色人种参与,然而黑人孩子兴冲冲地来参加节目,却发现给他们的镜头实际上少之又少。在《发胶》的世界里,这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1988年版的影片、2002年百老汇改编的歌舞剧以及2007年的新版影片都把这个问题看成是头等大事。
主要影响
这个节日使人想起马丁路德金和他那着著名的“I have a dream”,也许世界和平和人的平等这种大事对孩子来讲还太深奥,但是有些观念是要从小培养的。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一些关于人的肤色、种族和地理常识 ,从而让孩子知道世界很大,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很多与我们的肤色不相同的人。
对于黑人节,了解的人并不是非常多,在这个节日中,黑人们多数用属于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来度过。
各地习俗
特殊的打招呼方式
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举起右手、手掌向着对方、目的表示“我的手并没有握石头。”显然,它是在表明:“没有武器”这个习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采用,只不过样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说是友好的象征。
女性只限逛店购物
在阿尔及利亚,女性独行被列为禁例,唯有逛店购物的时候,才可以私自行动。他们认为,一个女人独自乱走,是一种丧失“品格”的行为,身为淑女,绝不能干这种事。当然,她们想独自进入餐厅、戏院也是免谈。
特殊的吃饭方式
在尼日利亚的西部地方,黑人有个特别的吃饭方式,不能吃得一物不剩,客人至少要留一片东西在碟子上。更怪的是,他们把那一片东西留到第二天,才将它丢入垃圾箱。他们相信:圣灵会来吃那一片东西。在这个国家,旅客千万不能为了菜的美味可口,把碟子上的肉或汤,吃得一干二净。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