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甗簠斝卣罍匜……青铜器名一口气全念对太难了!

兴高采烈地逛博物馆,面对精美的青铜器赞叹不已,想看下器皿叫什么名,念到一半不响了,只好尴尬地挠挠头,继续下一件藏品,因为青铜器的文物名中包含了不少让人挠头的生僻字,让许多文博爱好者与它们初次“邂逅”时,被复杂的名字难倒,直呼“从入门到放弃”。

青铜器,由铜与锡或铅的合金铸成,是华夏文明之源的见证与载体,承载着我们对古老而神秘的古代中国的想象。而正是由于年代久远,许多青铜器形在创制之初的名称、功能,都让今天的我们感到陌生。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账号近日整理了一份常见青铜器形名称卡片,簋甗簠斝卣罍匜……一口气全念对,从此告别“青铜”段位。

食器类

青铜礼器常用于古代祭祀、宴飨等活动,其实用性并不大,根据礼制有时烹制、盛放食物。

鼎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国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然而,哪怕是这个青铜器中“国民度”最高的器形,在孩童习字阶段大概也是令人挠头的重难点。

这件鼎口微敛,折沿,立耳,圆腹,圜底,三柱形足较粗壮。出土时腹部有烟熏痕迹。鼎身以云雷纹为地,上饰夔纹和蝉纹,两夔之间以扉棱相隔,足部饰卷云纹和蝉纹,两耳外侧有变形夔纹。整件器物造型稳重,纹饰细腻精美。

簋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器,用于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侈口,方唇,腹微鼓,高圈足。口下饰对夔三角纹一周。腹部有两个对称的半圆形鋬,鋬身饰勾连云雷纹和重环纹,上部作羊头形。上腹部饰一周夔纹,和鋬对称的另两侧各铸有一羊头,中腹以下饰四组饕餮纹和两条扉棱。圈足上饰有四条扉棱和夔纹组成的饕餮纹四组,与腹部饕餮纹上下对应。

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的器具。器盖与器身形状相同,合为一体,分置则可作两器用。铜簠为扁长方形,盖、身相同,以子母口相合。簠身为长方斗形,子口,方折腹,浅腹斜收成平底,下接中间镂空的矩形圈足,圈足外撇。盖、身表面共饰四圈蟠螭纹。

铜甗由甑(zèng)和鬲(lì)两部分组成。甑为蒸食器,大口,束颈,两附耳,弧壁深腹,下腹斜收接圈足,套于鬲的领上,腹壁外侧饰三层菱形勾连云雷纹。甑底的箅有内外三层放射状穿孔,利于蒸汽通过,下部为鬲,用以煮水。直口,广肩,两側附双环耳,圆鼓腹,矮柱形三足,足间可烧火加热。

敦,铜质偏黄。器身椭圆形,子口,圜底。腹微鼓,腹外饰三周绳索纹、变体云纹等图案。盖顶中央有一环钮,靠近边沿处等距离分布三凤首,盖面饰两周绳索纹、变体云纹。蹄形三足,足根部饰兽面纹。整器造型灵秀,做工考究。

酒器类

酒礼同样是先秦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铸成的各类酒器造型、功用各具特色,与美酒相得益彰。

斝,盛酒用器,亦可架于火上温酒。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流行于商至西周早期。敞口,小方唇,半圆形带状鋬,平底微凸,三足外撇。口上有对称的扁方柱菌形钮,钮心大而微凸,上刻涡纹。腹中部有折棱,将腹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腹内弧,下层腹微外鼓,均饰饕餮纹。

觥,带盖,短流,半圆形带状鋬,扁圆形腹,平底,椭圆形矮圈足。周身以雷纹为地,口下饰夔纹一周,流下饰饕餮纹一组,腹上饰饕餮纹两组,腹三面及流下各饰一条扉棱,圈足上饰勾连云雷纹。鋬饰重环纹,上部作兽头形,两个象征性的兽角上饰圆涡纹。盖为子口,流上部分为一兽头,近鋬处铸成饕餮纹,兽头和饕餮纹中间有一条扉棱,在扉棱两边各有一条夔纹。整件器物造型生动,纹饰繁复。内底铸有铭文。

罍,敛口,短颈,圆肩,鼓腹,矮圈足。颈部饰两周凸弦纹,肩、腹部均满饰乳钉雷纹,以凸弦纹和圈带纹相间。圈足上有三个方形镂孔,底部边缘饰一周云雷纹。

瓿,直口,短沿外侈,方唇,短颈,圆肩,扁圆腹,平底,矮圈足。颈部饰两周平行凸弦纹,肩部饰目雷纹和圆圈纹。腹部饰饕餮纹,眉稍上卷,阔目圆睛,鼻凸起内卷呈螺旋状,巨口獠牙,两尾下卷。圈足饰目雷纹,目杏核形,睛部突出。

卣呈扁圆形,敛口,短颈,鼓腹,圈足,肩有双耳,耳套绳索式提梁。盖上有一圆形钮,盖面与肩部饰一周云雷纹。肩部云雷纹的上下边缘各饰一周圆圈纹,中部有两个兽头,前后对应,盖内铸“受”字铭文。

水器类

青铜水器用于盥(guàn)洗,分注水、承水等不同功能。

匜通体状若飞凤,流作凤首形,喙部可以启合,倒水时自动张开。匜身椭圆,大口斜沿,圜底,下有三个兽面纹蹄形高足,尾部有枭首蛇身环形鋬。腹部两侧各有一铺首衔环。凤首雕刻精致,尖喙,矮冠,圆目,眼圈饰羽毛纹一周,头部空白处阴刻流畅的云纹和鳞纹。铺首周围阴刻展开的凤翅,内底浅雕四条鱼纹。造型轻盈秀丽,花纹精细,是战国青铜器中的珍品。

兵器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先秦时期,青铜兵器是礼制文化的体现,在祭礼、作战等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钺身近似正方形,宽弧刃,两角翘起,侈于器身,肩部均匀分布三个长穿。内长方形,中部有一圆穿。钺身两面均饰饕餮纹,眉作云雷纹状,目外眼角下垂,圆睛凸出,巨口镂空,内有两颗尖利的兽牙。内后半部两面铸变形雷纹。

输入法里找青铜器,简直翻到眼花,贴心为你准备了复制粘贴素材:

鼎 簋 簠 甗 敦 斝 觥 罍 瓿 卣 匜 钺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推荐

北京中轴线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全长7.8公里,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是世界上现存 ...

如何辨别古籍善本中的刻本、石印本和影印本?

近段时间,布衣书局晚场拍卖都是古籍专场,接触到了许多新鲜词,如宋刻本、明刻本,石印本、影印本,排印本、油印本、铅印本等,有些是清代的,也有民国时期的,我也拍到了一本《大字弥陀经》,是民国十七年的石印本。所以就网上的信息,认真学习了一回相关的知识。 古籍定义 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 ...

《长安三万里》48首诗词合集(按出场顺序整理)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今天把电影中出现的诗词按出场顺序整理了一下,看看你会背多少首呢?(文中加粗的是影片中出现的诗句) 01 《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印度为何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巴拉特是什么意思?

据多家印媒9月5日报道,莫迪政府即将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一项把印度(India)国名更改为“巴拉特”(Bharat)的决议。这一消息如旋风般席卷印度全国,引发广泛热议。 “巴拉特”这一名称在印度由来已久,此前就曾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将印度国名从印度(India)改为“巴拉特”(Bharat)或“印度斯坦” ...

2 条评论

  1. 看了这个觉得自己没文化

    • @dujun 哈哈,一样的,认识一个鼎字,觥字想了一下,认出来了,敦字多音字,念错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