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 ...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 ...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为了纪念第75个5·8世界红十字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面向社会倡导“人人皆可参与”的公益理念,中国红十字会发起设立“5·8人道公益日” 互联网众筹项目,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具体实施,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同参与开展,在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下于2022年首次举办。 活动开展 20 ...
1996年为了贯彻全国科普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迎接中国科协“五大”的召开,继续推动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工作,中国科协决定,组织各省、区、市科协和所属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于5月4日青年节开展“五四科技传播日”活动, 以此作为这年科技传播行动的重点活动之一。 自中国科协实施“科技传播行动”以 ...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而设立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 ...
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为每年的4月30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唤起人们关注交通事故正在夺去大量生命这一事实而设定的。 设立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Reflection Day),是希望有更多的市民来关注交通安全,反思以往的行路驾车的陋习,认真审视并改正不文明的交通习惯,把宝贵生命从无情的车祸中 ...
世界卫生大会设立4月25日为世界防治疟疾日(World Malaria Day),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疟疾的重视,推动全球进行疟疾防治。 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将每年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 节日信息 疟疾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 ...
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每年全国都在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与计划免疫工作有关的宣传活动,对推动我国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起到很大作用。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和每年4 ...
中国航天日(Space Day of China),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 ...
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源于中国海军前身华东军区海军成立的纪念日。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1989年3月,中央军委批准确定1949年4月23日为人民海军成立日。此后,每年4月23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 人民海军是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诞生的。1949年4月4日 ...
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是由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每年4月21日组织全国企业和企业家针对所确定的主题开展的企业家活动。既增进了企业之间交流,还寄寓了国家对他们的殷望。 自1994年首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成功举办到今天,这个节日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在这短暂的二十年间,国家日益强盛,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也顺 ...
每年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Day),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 设立背景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 ...
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珍稀动物(rare animal)是在自然界较为稀有和珍贵的动物。 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人类活动、栖息地减少等原因,有些珍稀动物一度濒临灭绝。其中非法盗猎和走私对许多珍稀物种的生存有着重要威胁。 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International Rare Animal Protection Day)意在提倡保护珍稀动物 ...
自1996年起,中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节日由来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 ...
全国爱肝日(National protect liver 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肝癌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背景下,为推动肝病防治健康教育,传播与普及预防肝病科普知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科学素养而设立的。 全国爱肝日活动最早由卫生部健康报社2001年开展,随后全国各地医院学校学会 ...
3月17日是我国的“中国国医节”。“中国国医”即“中医”,设立“中国国医节”旨在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造福全世界。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西医余云岫等提出的“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这 ...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 ...
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China Youth Volunteer Service Day),是每年3月5日。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下发通知,自2000年开始,把每年3月5日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组织青年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节日由来 自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以来,3 ...
学雷锋纪念日是每年的3月5日。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12月18日生于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于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复于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于同年11月加入 ...
为加强社会宣传,普及耳聋预防和康复知识,以减少耳聋发生。1999 年,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历史背景 从国务院组织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可以看到,0~14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致残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详的占27.79%,中耳炎占17.47%,高烧疾病12.97 ...
12月8日晚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3年法定节假日仍是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调休”依然存在,春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都需要调休,其中春节放假7天,中秋节、国庆节连在一起共放假8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 ...
每年的10月8日即为全国高血压日,是在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而设立的日子。 据全国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已达三亿,每年新增300万以上。而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出现广泛化,低龄化,高血压日的活动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