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称国际载人航天日、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uman Space Flight)。 该节日之所以设立在4月12日,是为了纪念1961年的4月12日,27岁的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实现了人类首次遨游太空的壮举。
节日由来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年仅27岁苏联空军飞行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在远地点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了1小时48分钟并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
在加加林的飞行五十周年之际,2011年4月7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A/RES/65/271号决议,宣布4月12日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
宣布4月12日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以便每年在国际一级庆祝人类空间时代的开始,同时重申空间科学和技术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增进各国和人民福祉,并确保实现其为和平目的维护外层空间的愿望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
—— 联合国大会第A/RES/65/271号决议(部分)
此前,4月12日也是俄罗斯等国的“宇航日”,国际非政府组织航天一代咨询理事会也在这一天举办尤里之夜庆祝活动。
背景信息
冷战时期,苏联和美国为了争夺航天实力的最高地位展开了空前的太空竞赛。1957年10月4日,苏联的R-7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卫星1号”,正式拉开了太空竞赛的序幕。在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外层空间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外层空间是除陆地、海洋、天空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四大领域。
1959年,联合国成立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制定有关太空活动的法律框架,同时还致力于加强国际空间技术的研究,并促进国际合作。
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成为首次进入太空的人类,从而揭开了人类外层空间探索的新篇章。
1966年,在联合国的主导下,各国通过了《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即《外层空间条约》。条约规定,无论一个国家经济或科学发展程度如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任何国家不能将外空据为己有;各缔约国应把宇航员视为人类派往外层空间的使节,在宇航员发生意外、遇难、或在另一缔约国境内、公海紧急降落等情况下,各缔约国应向他们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此后,联合国又通过了四个有关规范外层空间的国际公约,另外还通过了5项相关原则,为国际社会在管理外层空间问题上提供了政策框架。
1969年7月20日,伴随美国阿波罗11号完成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踏足月球表面的第一人,太空竞赛达到顶峰。
随着冷战降温,航天科技因高成本和高精密使各国走上合作发展之路,“竞赛”的概念逐渐成为历史。1993年,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巴西以及作为欧洲航天局成员国的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共16个国家决定联合建造国际空间站,1998年正式建站,2010年转入全面使用至今。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以来人类进入外层空间的辉煌历史和非凡成就,尤其是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于1963年6月16日成为绕地球轨道飞行的第一名女性,尼尔·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7月20日成为踏足月球表面的第一人,阿波罗号航天器与联盟号航天器于1975年7月17日对接,这是人类在空间的第一次国际飞行任务,并回顾过去10年来,人类利用国际空间站维持了多国人员在外层空间的长期存在。
——引自《人类航天飞行五十周年暨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五十周年宣言》
联合国与外层空间
自开启空间时代之初,联合国就认识到外层空间为人类的生存增添了新的维度。联合国大家庭不断努力利用外层空间的独特优势造福全人类。
联合国大会认识到人类在外层空间的共同利益,并试图回答外层空间能够如何帮助造福全球人民的问题,大会通过了第一项有关外层空间的决议,即题为“外空之和平使用问题”的第1348(XIII)号决议。
1967年10月10日,“空间大宪章”,又称《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生效。
如今,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外空厅)是负责促进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国际合作的联合国机构,同时也是大会唯一专门处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国际合作事务的委员会——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的秘书处。
外空厅还负责代表秘书长履行国际空间法所规定的责任,并维护《联合国射入外层空间物体登记册》。
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合作启动了“空间与全球目标”方案,旨在充分利用中国政府的技术和创新性技能,使联合国会员国受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而通过增加空间探索为实现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贡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