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记录关爱日,是6月14日。是中国人民银行面向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征信系统知识、咨询等主题宣传日,旨在鼓励公民主动关心个人信用记录,形成健康的信用消费习惯,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为进一步拓宽征信知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维权意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8年6月14日,人民银行首次在全国各地举办个人“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征信知识咨询等主题宣传。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帮助消费者形成健康的信用消费习惯,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产生背景
2004年,人民银行组织金融机构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同年12月试运行。2006年全国统一正式开始运行。到2008年已经运行近4年的时间,金融机构逐渐习惯这个系统,使用这个系统。系统记录的信息对中国的老百姓产生了影响。从征信系统开始建立的时候,人民银行非常重视对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征信的宣传教育。在2008年之前,宣传工作由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做,后来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征信系统,需要全国联动,上下搞征信宣传。
2008年6月建立了第一个征信宣传月,6月14日建立了“信用记录关爱日”,希望提醒公众有征信系统,这个系统记录了有关个人的信用信息,这个系统对个人金融交易产生影响,所以不仅要认识征信系统,而且让征信系统成为帮助个人积累信用财富的系统。
征信服务的诞生
“征信”、“个人信用报告”、“信用记录”等词汇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新鲜事物,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正逐渐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近几年,在银行办理贷款、信用卡等信贷业务时,甚至是找工作、单位评优时,常常听人们说起查查“信用报告”,或者某某的“信用记录”如何如何。实际上这说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近年来金融服务的一个新领域,个人征信服务。
征信含义
征信是什么?用央行专业人士的话说,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它为专业化的授信机构提供了一个信用信息共享的平台。征信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将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这些行为体现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就是人们常说的“信用记录”。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组织建立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该系统已为全国近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现在,在银行贷款买房、买车,或者是申请信用卡,商业银行都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档案,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目前,信用报告的应用正向求职、租房等更多的领域拓展,正逐渐成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日益渗透到人们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人已经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讲信用带来的种种便利。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