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难在最后一杯的把控

又是一天的难受,黄胆水都呕出来了,胃隐隐作痛,无数次的赌咒:再也不喝酒了,说得连自己也笑了。

这次孩子考上大学,按老家习俗,要摆个席,请亲朋好友喝个酒。爷爷奶奶家、外公外婆家、走得近的同事,请了三次,我倒醉了两次。

我也是服了自己,每次请人吃饭,先醉倒的都是自己。想是自己口讷,酒桌上劝酒搞气氛这套不行,也只有频频举杯,带动大家一起喝了。而自己实在是酒风胜过酒量,三杯下肚,也就找不到北了。

特别佩服那些在酒桌上侃侃而谈的人,劝酒的花样层出不穷,往往是你两杯喝完了,他半杯还不到,你还找不到理由来反驳。当然,这样的主也会让人鄙夷:不实在,不能深交。其实,这种场面上的宴请,自己还会推辞一些,多数不会喝多。往往是少数几个要好的人一起聚会,常常不和不觉就喝嗨了。

特别怀念与一位老同事喝酒,知道我喝酒直但量小,当我喝到七八分时,就挡住不让我喝了。此时酒劲上头,话也多了,拘束也少了,讲话也随性了,酒桌的氛围最好。

人们常说:酒至微醺,花至半开,人生诸事,恰到好处,才是至境。只是这个分寸实在难于把控,当你酒至半醺时,多数人也都把酒当白开水,不是一口口喝,而是一杯杯倒了,哪还有不醉的。有些人这个时候连拦都拦不住了,你不让他喝还要和你急。

其实我内心向往是酒桌上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氛围,既是一种释放,也是一种交流,在酒精的催情下,大家放下面具,坦诚地耳语,再多恩怨也能稀释。而平时在家,我是极少喝酒的,倒是妻子有时会挑起酒兴:今天菜还可以,要不喝点酒?我也是最多一瓶啤酒,或一两白酒来应个景。

纵观自己的醉酒经历,很多次是没有把控好最后一杯酒。

就拿这次的喝酒来说,我们原是作了定量的,三个人一瓶杨梅酒喝了就好了,但当最后一杯将尽时,酒量好一些的大哥没过瘾,要再来瓶啤酒漱漱口,另一位哥儿咬牢没倒,我意志力薄弱,也倒了一杯,结果一瓶啤酒喝完了,又上了一瓶,三瓶一下去,我就彻底找不到了。那样坚持不加酒的哥儿,就没一点事了。我想如果我如果在杨梅酒喝完后,也能坚持不再加酒,我大概率也不会像后来这么醉。有些时候混酒也特别容易醉,但我是酒量不够,混不混都醉。

有首《醉酒诗》顺口溜描述的特别形象: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喝着喝着又多了,晃悠晃悠回家了。回家进门挨骂了,伴着骂声睡着了。睡着睡着渴醒了,喝完水后又睡了。早上起来后悔了,晚上有酒又去了。

我倒没有第二天就去了,但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总是不长记性,我看只有等到医生给下最后通牒时,才会惜命戒酒了。

现在能做到的,我想是尽可能远离酒桌,有些不得不去的宴请,也是能早一步离席,特别是看他们开始拼酒时,虽然有逃兵之诟,但健康是自己的。


历史上的今天:

相关推荐

贺岁纪念币钞,不约也罢!

昨晚(12月23日),蛇年贺岁纪念币、纪念钞又进行网上预约了。蛇币是22点开始预约,蛇钞是22点30分开启预约。 我看到群里有好友在提醒这个事,但没特别在意,后来有事一忙就忘记了。到早上看信息时,才想起昨晚忘记预约了。不过看好友的消息,今年纪念币钞发行量不大,很难约到。有位经常晒单的朋友,这次一个也没约上, ...

字述一年:一个字总结2024年,你选哪个?

岁末将至,我们都有回顾过去一年大事记的习惯。新加坡《联合早报》邀请读者参与年度活动“字述一年”,投选出最具代表意义的汉字,总结对这一年的感悟。 今年入围的汉字是:选、通、财、交、灾、追、法、仇、人、市——哪一个最符合你对2024年的印象? 综合2024年发生的种种国内外事件,《联合早报》高级编辑和主任从新闻室 ...

这么说来,我可以六十六岁退休(附延迟退休年龄对照表)

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议论了多年的延迟退休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就正式实施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便真正到来时,还是引发了全国人民的热议,毕竟这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的。 1、根据《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用十五年时间,将男、女职工 ...

防范京东 PLUS 联名信用卡骗局

最近连续接到4个推销京东 PLUS 联名信用卡的客服电话,而且4个电话都是不一样的,我说我不需要,对方还不听,仍不停地在推销,就像追着客车卖甘蔗的农妇,让人不胜其烦。 登录京东App,看到的确是有申请京东PLUS联名信用卡,免费领2年京东PLUS会员的活动。 那为什么每次打来的电话都不一样呢?有次像推销汽车保险的,同 ...

5 条评论

  1. 早一步离席,只是下次再聚朋友间的一句玩笑话罢了,对己对人都好。
    沉醉坐

  2. 二两白酒我就不行了。戒酒了。一年能喝一次就不错啦。

  3. 话说你孩子以多少分考上了什么学校哈。可以邮件密聊。

  4. 嗨,喝住喝住都不知道多少杯下肚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