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阳了,在家休息了一周,人精神还好时,阅读成了最好的治疗方法,明天要正常上班了。
这几天读了两本书,都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经典作品,一是莫言的《生死疲劳》,二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的《悠悠岁月》。
先读的《悠悠岁月》,看了序和前言,阅读了10页,觉得作者的表达很碎片化,耐着性子再阅读了10页,还是放弃了。我意识到自己终究无法读懂这本书了,因为我陡然间发现安妮·艾尔诺努力构筑、势要挽救的世界与我们鲜有共同之处。作者似乎是想将自己人生经历中一些特定的记忆或时代的重大时刻固化,就像一张张照片,然后对其作个简要的描述,所以出现了许多的地点,人名,事件。但这些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金色波点,如果不是熟悉法国这段历史和人文的读者,是很难理解而产生共鸣的。
正如译者所说,《悠悠岁月》是埃尔诺用她创造的名为“无人称自传”的新体裁,写出了被称为“社会自传”的杰作。她用不同时期的照片以及数量庞大的各类能够唤起集体记忆的物件作为分割,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凝结在这些图像、物件之中,再重新用他者的目光重述,建造起独属于自己的“记忆之场”。它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自传,而是通过作者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时代和世界的进程,实际上写出了法国人的“集体记忆”。
安妮·埃尔诺能获得202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是与瑞典学院对诺贝尔遗嘱中希望文学奖“它应该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的理解发生变化有关,认为打破文学传统,有开拓性的先驱者可以代表“理想的发展方向”,于是有了黑塞、纪德、艾略特、福克纳等人的获奖。此后诺贝尔文学奖青睐“先驱者”的原则似乎一直没有变。
学院给予的颁奖词是,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诊断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的约束”(for the courage and clinical acuity with which she uncovers the roots, estrangements and collective restraints of personal memory),在埃尔诺的写作生涯中,“她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性别、语言、阶级所带来的悬殊差异,她的写作历程漫长而艰辛”(Ernaux consistently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s, examines a life marked by strong disparities regarding gender, language and class. Her path to authorship was long and arduous)。
放弃了《悠悠岁月》,我拿起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长篇魔幻小说《生死疲劳》,48万字的长篇小说,我津津乐道地翻阅着,还在身体不佳的情况下,不到5天就读完了,阅读体验是愉悦的。
《生死疲劳》是莫言以寓言的方式观照历史、借荒诞的想象书写现实,从而讲述一个农民家族半个多世纪以来悲欢离合、兴衰演变的长篇巨著。在小说中,被冤杀的地主西门闹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终又转世为一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每一世的离奇经历。
读罢《生死疲劳》,看尽了中国农村从1950年到2000年50年间的发展变化,也看尽了这片土地上50年里的世间百态与人情冷暖。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农村变迁的世情图。
地主西门闹在土改时被枪杀,感觉自己虽有财富,但并无罪恶,在阎王殿喊冤。于是,在小说中他不断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驴、一世为牛、 一世为猪、一世为狗、一世为猴、一世为人……
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和脚下的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地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莫言叙述的虽然是山东高密乡的农村,地貌风光可能不同,社会风俗有所差异,但历经的时代大变革是一样的,人们的人文特征和思想观念是相似的。所以这些故事就像发生在我的身边一样好理解,看到其中的男男女女,经常会有亲切的代入感,让我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是我喜欢的书籍应有的样子。
当然,就《生死疲劳》本身,我最不喜欢的是“猪撒欢”章节。第三世西门闹转世为公社的一头猪,正赶上文革期间“大养其猪”运动,西门猪长得膘肥体壮,成了公社的猪王。养猪场的描写很啰唆,几个故事也不出彩,花了十六章185页,将近全文三分之一的篇幅,我觉得是可以简练一些的。
莫言为什么让蓝解放虽一路坎坷,却走到最后,一生娶了三个女人,有过事业,有过爱情,有过家庭,最后还抱上孙子呢?我觉得这里有他的心理影射,哈哈。
历史上的今天:
- 2022: 时间就是金钱(1)
- 2022: 1月11日,世界蔬醒日(0)
这些书我都没看过,我看过最多的就是青年文摘、读者,我文化是不是太低了
@小熊 没有高低之分,喜欢阅读就很不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惟有兴趣才能持久。
@maqingxi 中午好大佬吃饭没?
@小熊 哈,你把评论当聊天使用呢。
@maqingxi 评论就是聊天,哈哈哈哈大佬晚安
@小熊 原来你不止给我这么发啊。
@林林 是的呢,大佬,下雪好冷啊
看书更多是看自己愿不愿意去,或者说想体验什么样的感觉。
我现在很少看书了,一来不能专心,二来是……
国内的没看头,国外的名字太长记不住。草率了。
@姜辰Jcs.Moe 文学类的轻松些,文史类看着累。
我最近看修仙的比较多,经常会翻看 起点 的排行榜来选择。
@Sirit 网络小说我只看过《小兵传奇》
我觉得书籍的本来目的就是作者和读者的沟通,而不管这种沟通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
@wu先生 读不下去,就是无法沟通的状况。
已经好久不曾看书了😅
@威言威语 看书比刷手机也不费眼。
好久没碰过实体书了,阅读习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可能摸着也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