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人文

8月14日,绿色情人节

每年的8月14日为绿色情人节(Green Day),其发源于东欧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旨在倡导绿色、环保和乐活精神。随着全球绿色浪潮的日益蔓延,绿色情人节在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们的钟爱和认可。 绿色情人节当然和蓊郁的森林脱不了关系。酷热难耐的夏日午后,不妨和你的另一半作一趟清爽而清新的森林之旅,尽情享受 ...

查看全文

8月13日,国际左撇子日

8月13日是国际左撇子日(International Left-Handers Day),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左撇子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便,希望能促进在教育、日常生活工具的设计上,重视左撇子的权益并发起对左撇子的相关研究而设立的节日。 节日起源 左撇子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anus,加上后缀cus,意为身体具有某种缺陷。甚至,在圣明的科学领域里 ...

查看全文

8月12日,国际青年日

8月12日为国际青年日(International Youth Day),由联合国在1999年通过第54/120号决议发起设立的节日,为各国政府重视青年问题提供了契机。各地在国际青年日这一天,会举办演唱会、研讨会、文化活动和会议等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通常会有当地的政府官员参加这些活动。 国际青年日是全世界革命青年反帝国主义、反军国主 ...

查看全文

8月9日,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

根据1994年12月23日的 第49/214决议,联合国联大决定将8月9日定为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World's Indigenous Peoples),用以纪念1982年联合国工作小组促进和保护人权的小组委员会关于土著人口的第一次会议。 发展历史 1990年,联合国大会宣布1993年为世界土著人民国际年。 1993年6月18日,在维 ...

查看全文

7月30日,国际友谊日

7月30日为国际友谊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riendship),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建议,2011年由联合国大会第(A/RES/65/275)号决议通过,它将和平文化定义为一套价值观、态度、拒绝暴力的行为方式,和努力防止冲突、解决其问题的根本原因,以铭记人民、国家、文化和个人之间的友谊能够激励和平努力并提供社区间 ...

查看全文

7月14日,国际非二元性别日

国际非二元性别日(International Non-Binary People's Day)设立于每年7月14日,旨在提高人们对世界各地非二元性别人士所面临问题的认识,并组织相关活动。该节日于2012年由凯特·范隆(Katje van Loon)发起,首次举办庆祝活动。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它恰好在3月8日国际女性节和11月19日国际男性节的中间。 非二元 ...

查看全文

7月14日,银色情人节

7月14日是银色情人节(Silver Day),是把意中人带回家给父母认识,或把对方介绍给其他自己所尊敬的长辈的节日。也是爱侣互赠银制礼品、饰物的日子。 传统习俗是用银戒订婚,戴在手上,作为甜蜜心情的见证。 银色情人节起源于东亚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统。这个节日象征着恋人们对彼此的信任和承诺,希望通过家庭的见 ...

查看全文

父亲节

父亲节(Father's Day),是一个感恩父亲的节日。约始于二十世纪初,起源于美国,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 最广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这一天过父亲节。节日里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 中国官方没有设立正式的父亲 ...

查看全文

6月16日,家庭汇款国际日

6月16日是家庭汇款国际日(International Day of Family Remittances)。这一国际日于2018年经由联合国大会决议设立,旨在认可家庭汇款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大意义,以及移民劳动者为故乡的家庭和社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背景 家庭汇款国际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一个举世公认的纪念活动,于每年6月16日举行。家庭汇 ...

查看全文

6月16日,国际非洲儿童日

6月16日是“国际非洲儿童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African Child),旨在让人们了解非洲儿童所遭受的饥饿、战争、贫穷、疾病等苦难。 产生背景 为了使人们了解生活在非洲大陆51个国家里的3亿儿童正在遭受饥馑、战争、贫穷、疾病等灾难,1991年6月13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宣布将当年的6月16日定为“国际非洲儿童日 ...

查看全文

6月15日,认识虐待老年人问题世界日

6月15日为认识虐待老年人问题世界日,由联合国大会在其66/127号决议中指定,每年这一天全世界会共同谴责使我们的一些老人遭受虐待和痛苦的行为。 基本介绍 全球60岁及以上老人的数量将会增长一倍以上,从1995年的5.42亿达到2025年的约12亿。约有4%到6%的老人在家中受到某种形式的虐待。虐待老人可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和长 ...

查看全文

6月2日,国际性工作者日

国际性工作者日(International Whores' Day),定在每年6月2日,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 1975 年 6 月 2 日一百多名性工作者占领里昂圣尼齐尔教堂,以引起人们对他们不人道的工作条件的关注。自 1976 年以来,每年 6 月 2 日都会举行庆祝活动,向性工作者致敬并使人们关注他们的工作环境。在德语中,这个节日被称为“妓女节 ...

查看全文

6月1日,全球父母节

每年的6月1日是全球父母节(Global Day of Parents),以此纪念世界各地的父母。这个全球日提供了一个机会,感谢普天下所有父母为子女无私奉献,为呵护这种亲情终生不怠,“为了感谢世界各地的所有父母对儿童的无私奉献和为培养这种关系而作出的终身牺牲”。这一天也是国际儿童节。 背景信息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对家庭 ...

查看全文

6月1日,国际儿童节

每年的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又称儿童节,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一个为少年儿童设立的国际性节日。源自1949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大会,为了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为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查看全文

5月25日,国际失踪儿童日

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International Missing Children's Day),1983年,时任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为了纪念震惊全美的伊坦·帕兹失踪案,号召全社会关注儿童失踪问题而确定这一天为“全国失踪儿童日”。随后,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等地纷纷效仿,也宣布这一天为“失踪儿童日”,于是这一天逐渐变成国际性的纪念日。 ...

查看全文

全国助残日

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 ...

查看全文

5月20日,网络情人节

“5·20”因谐音“我爱你”,受到年轻人青睐,称为“网络情人节”,不少人选择在这一天表白心意或登记结婚,也催生了相应的“浪漫经济”。 网络情人节(Network Valentine's Day)是信息时代的爱情节日,定于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该节日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成“我爱你”  ,以及音乐人吴玉龙的 ...

查看全文

5月20日,世界陌生人节

5月20日是世界陌生人节(World Stranger's Day),据说在这一天认识十个陌生人你将会一年好运连连,十全十美,因此又称生人节(圣人节)。因为这一节日不需要送礼物,又叫无礼节,旨在拯救现代人的社会公信,帮助人们摆脱空虚与孤独。 虽然这个节日在谷歌上被一笔带过,连起源都无从查起,但它反映出了现在年轻人社交中 ...

查看全文

全球无障碍宣传日

全球无障碍宣传日 (Global Accessibility Awareness Day,GAAD),即每年的5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旨在让人们讨论、思考并了解数字环境(网络、软件、移动设备等)对于全球超过 12 亿不同残障人士的无障碍支持和包容度。 节日由来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世界有超过十亿人生活在因残障引起的不便中,也就是说,地球上 ...

查看全文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Families),是联合国大会在1993年的一项决议中宣布纪念这一日子,于1994年公布,旨在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至2022年底,世界人口已达80亿。联合国秘书长将此称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而这个里程碑标志着在健康和延长人类寿 ...

查看全文

母亲节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节日起源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这个节日的发起人是费城人安娜·贾维斯,这个女子终生未嫁,膝下无儿无女。1906年5月9日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