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中国传统节日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 ...

查看全文

兔年到底从元旦、正月初一还是立春开始?

我们都说 2023年是兔年,这一年出生的人生肖属兔,兔宝宝。那么,兔年是从什么时间开始起算的呢?是元旦、正月初一,还是立春? 首先揭晓正确答案:正月初一。 为什么不是从元旦开始? 元旦,即1月1日,“公历纪元”法(简称:公元,通常称为公历、阳历)的新年第一天,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 ...

查看全文

年 • 味

今年是除夕,壬寅虎年的最后一天,明天我们就迎来了癸卯兔年了。 每到节假日,都会听到周围的人抱怨:现在过节的氛围越来越淡了。到了春节,大家更是觉得没有年味。可能是现在不允许燃放鞭炮,少了那么喧闹,也可能是如今摆脱了吃穿的窘困,每天都如过年,很难让过年显得和平时一样吧。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讲到年味时说 ...

查看全文

小年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中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 ...

查看全文

腊八节

腊八节,又称腊八,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因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月初八)庆祝而得名,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和避邪。 相传这一天是佛成道日,是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大菩提树下成佛并创立佛教的日子,也称“法宝节”,为佛教徒盛大节日之一。道教《八道秘言》亦提及这天为五腊日中的“ ...

查看全文

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 ...

查看全文

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 ...

查看全文

除夕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年三十、除夜,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这天的公历日期会因不同年份而有所不同。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 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