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是联合国订定的“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行为受害者国际纪念日”,旨在通过加强实施保护个人免遭歧视和仇恨犯罪的现行法律制度,增进宗教间、信仰间和文化间努力,扩大人权教育,以打击打击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而对他人实施的不容忍、歧视和暴力行为。
背景信息
2019年5月28日,第73届联合国大会第85次全体会议通过第A/RES/73/296号决议,将8月22日设立为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行为受害者国际纪念日(International Day Commemorating the Victims of Acts of Violence Based on Religion or Belief),认识到依照相关法律向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行为受害者及其家属提供适当支持和援助的重要性。
大会强烈谴责一切以宗教或信仰为由对他人实施的暴力行为,对其住所、企业、财产、学校、文化中心或礼拜场实施的任何此类行为,以及一切违反国际法,针对并在宗教场所、场址和圣地发动的袭击。
第A/RES/72/165号决议设立了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该决议也认识到,共同加强实施保护个人免遭歧视和仇恨犯罪的现行法律制度,增进宗教间、信仰间和文化间的努力,扩大人权教育是打击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对他人实施的不容忍、歧视和暴力行为的首要环节。
通过宣布设立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行为受害者国际纪念日,大会回顾了各会员国负有促进和保护人权的首要责任,包括宗教少数群体成员的人权,尤其是其自由行使宗教和信仰的权利。
“信仰间和谐: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改革议程”特别活动的参与者们,该活动由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与宗教非政府组织委员会联合举办,摄于2016年2月3日。图片联合国图片/Manuel Elias
宗教或信仰自由相关人权
宗教或信仰自由、意见和表达自由、和平集会权和结社自由权相互依存、彼此关联并相辅相成。这些权利载于《世界人权宣言》的第18、19和20条。维护这些权利对于打击基于宗教或信仰原因的一切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视可发挥重要作用。
在地方、国家、区域和国际各级,以开放、建设性和相互尊重的方式开展思想辩论以及宗教间、信仰间和文化间对话,可在打击宗教仇恨、煽动和暴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此外,行使意见和表达自由权,以及充分尊重寻求、接受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可在加强民主及消除宗教不容忍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行为
世界各地不断出现针对个人、包括针对宗教团体成员和宗教少数群体成员的基于宗教或信仰的不容忍和暴力行为。此类事件通常具有犯罪性质和国际化的特点,而且数量和强度正在上升。
因此,大会通过了题为《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行为受害者国际纪念日》的第A/73/L.85号决议,强烈谴责以宗教或信仰为由或以此名义针对宗教少数群体成员等个人实施的持续暴力和恐怖主义行为。
会员国重申明确谴责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和助长恐怖主义的暴力极端主义行为、方法和做法,不论其动机为何、由何人所为、在何处发生。会员国还重申,不能也不应把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和助长恐怖主义的暴力极端主义与任何宗教、国籍、文明或族裔群体联系起来。
大会决定将8月22日确立为基于宗教或信仰的暴力行为受害者国际纪念日。该国际日的前一天,即8月21日,为纪念和悼念恐怖主义受害者国际日。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