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书局开了个“藏书票”拍卖专场,精致的藏书票让人眼前一亮,爱不释手,我也怀着激动的心情拍得了一张“雪中松”藏书票,带我进入了“藏书票”这个全新的与阅读和收藏都相关的领域。
这枚“雪中松”藏书票,图案是漫天雪花下,三棵积满白雪的青松,有拉丁语 Exlibris 字样,并盖有一枚“華勝”(华胜)的红色印章,不知是制作者,还是藏书者的名字。
什么是藏书票?
藏书票,就是用于藏书的个人名票,是一种小小的标志,以艺术的方式标明藏书是属于谁的。它通常以小幅版画形式贴在书籍扉页上,增添了书的珍贵和美感,形式上有些类似我国传统的藏书印,但是比藏书印丰富多彩并且更富有情趣。当你翻开一本书,一张精美别致的藏书票呈现在眼前,渗透出浓郁的艺术气息,不但对藏书有装饰的效果,还表达了读书人的一种心愿,更可使藏书留给后人某些方面的研究。所以,藏书票往往被称为“纸上宝石”“版画珍珠”和“书中蝴蝶”。
藏书票的取材内容非常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包罗古今中外,所有的内容、题材都可以变成藏书票的主题,其主题选择是跟藏书家本人的喜好和要求相关,或者跟某本书相关,既可以指定一个情节,也可以指定一类型的题材进行创作。
藏书票三要素
藏书票一般边长5到10厘米,方形或长方形,绘有图案。一枚藏书票有三个要素,首先要标有拉丁语 Exlibris 或英文 Bookplate ,或者汉字“藏”“爱书”等字样,其次需要有票主即藏书票所有者的姓名或者记号,最后是设计图案。具备了这些要素,就是一枚大家都认可的藏书票了。
藏书票通常是用版画来制作的,所以,藏书票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艺术的气息。藏书票的使用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定,但却有使用习惯,一般是把藏书票贴在书籍封二或者封三的左、右上角或中央。日本爱书家小岛乌水曾经这样形容过藏书票:如果把书籍比喻为一间房间的话,那么封二封三就等于这间房间的四面墙壁。人们会在墙壁上贴墙纸,而藏书票就相当于是装在镜框里的字画了。字画上会有画家书法家的署名,但藏书票上突出的则是票主的姓名或者记号。如果说字画是一间房间的灵魂,那么藏书票就应该是在书籍装帧上的点睛之处。
只要藏书家喜欢,藏书票的大小尺寸是可以多样化的,有些如同邮票大小,也有些尺寸稍大,已不适合贴在书里,更适合当作“小版画”挂起来欣赏。东京有家画廊就曾经把竹久梦二为《妇人俱乐部》杂志创作的一幅插画(图1-1-1)当作版画藏书票来出售。
为什么一定要具备票主名、Exlibris标记等特有要素才能称其为藏书票呢?这当然是和藏书票的功能有关系。藏书票原本是贴在书里证明书籍归属的标记,如果没有票主名,自然就无法证明书是谁的,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效用。而藏书票与小版画之间最本质的不同是:一枚藏书票是藏书票制作者和票主经过交流之后所创作的版画作品,可以说是票主和藏书票制作者共同制作的结晶。
最早的藏书票
藏书票艺术起源于15世纪下半叶的欧洲,至20世纪发展为繁盛时期,日前已逐步扩展到亚洲、澳洲、北美洲等地区。欧洲最早的藏书票是用木板刻制的,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版画家都参与过藏书票的设计、创作。西方不少画家如马蒂斯、高更等亦参加创作藏书票,福楼拜、雨果等作家也使用藏书票。所以,藏书票可说是版画创作的一个分支,因为它是与版画艺术共同发展的。
最早的一张藏书票是1470年由德国人 Johannes Knabensberg 制作的,署名勒戈尔(Lgler),由一款画有刺猬衔着野花脚踩落叶的木刻画构成。画面上的刺猬,脚踩几棵被折断的花草,口衔一朵被折下的花, 上面飘动的缎带上,幽默地写着: “慎防刺猬随时一吻”的字样,善意地提醒“没有经过这本书主人的同意,不要私自翻阅”。
作为西方书籍的附属品,藏书票随着传教士、商人、旅行家们的到来而开始出现在中国。到了清末民初,东西方文化交流渐多,更多中国人走向世界,也开始接受西方的藏书票文化,创作出具有中国韵味的藏书票艺术,这其中最有名、也被称为中国人自己最早使用的藏书票,即“关祖章藏书票”。
中国国家图书馆从馆藏图书中发现一枚迄今所知最早的中国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这枚书票贴在1910年出版的《京张路工摄影》集中,画面为一古代书生在满室书卷中夜读的情景,具浓厚的书香之气和中国古典文化神韵,是一枚构思巧妙与藏书主题紧扣和契合的书票。图画工致精美,上方“关祖章藏书”五字,秀逸刚劲,大约是1914年前后制作的。
浙江大学图书馆所藏此藏书票贴在一本由纽约Charles scribner’s sons于1916年出版的名为《Taxidermy and Zoological Collecting》(即:动物标本剥制术和动物标本收集)的英文书上。
看这藏书票,上面写了“关祖章藏书”,图画是一位头戴方巾的落拓书生,正展卷阅读,后侧书架上满堆着线装书和卷轴,右边的书箱上刻篆体“书林”、“书易”,地上还散落着剑和包好的书。这一件件物什均刻画得极为细致,颇似中国传统古籍中的一叶版画插图,正似一位即将远游的学子在收拾行囊,极有古意。再看这枚红色的藏书印,将繁体字“圖書”,勾勒成了一只猫头鹰立于一座殿堂之前。以西方象征着“智慧”的猫头鹰作为藏书印章的构思,而以中国传统的书生书斋形象作为藏书票的主题,真可见这位藏书票主人“关祖章”的中西合璧!
同样的“关祖章藏书票”还出现在1913年出版的一本《图解法文百科辞典》中,为台湾出版人吴兴文发现并收藏。关祖章为广西赴美留学人士,归国后曾在交通部任职,他热爱西方文化并制作这枚藏书票供自己使用。据分析,关祖章可能是中国最早制作和使用藏书票的人。
藏书票品种
手绘藏书票:是一幅一幅绘制而成的,比如目前存世最早的一枚藏书票,就是手绘的一只刺猬衔着一枝野花,顶端的缎带上写有德文“慎防刺猬、随时一吻”,警示他人不要偷拿此书。过去藏书票大都是文人自娱自乐的玩意,较少流传。这类藏书票现在并不多见,可称为“手绘藏书票”。
版画藏书票:是由版画家制作的,此类最多,我国上世纪30年代流传的藏书票大都是版画类型。上世纪中叶,国际书票联盟发布了20余种通用编号,用以区别和规范书票制作的版种和技法,这类可称为“版画藏书票”。
印制藏书票:是我们现在在市场上看到的印制的藏书(刊)票,可称之为“通用藏书票”或“印刷藏书票”。有的藏书票还像邮票一样,打上齿孔,背面有胶,买来使用时,随手撕下一张,贴在书的扉页上,签个名,十分方便。
电脑藏书票:这类书票与印刷的藏书票均与现代科技联姻,普及了藏书票,只是毫无艺术可言,没有收藏价值。
剪纸藏书票:它是将传统的剪纸与藏书票进行完美结合,形成一种民间艺术型藏书票。
藏书票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藏书票传入中国,赴美留学数载归国的关祖章可能是中国最早使用和制作藏书票的人,制作于1910年左右的“关祖章藏书”书票或为我国最早的藏书票。
鲁迅先生是我国版画艺术的倡导者与支持者,他的藏书中也有藏书票。在他的日记、书信中时有提到藏书票。在鲁迅先生的影响下,当时李桦等一批版画家开始尝试绘制刻印中国风格的藏书票。当时郁达夫、叶灵凤、宋春舫、郑振铎等作家都有自己的藏书票。
上海著名作家叶灵凤在1933年的上海《现代》杂志发表的《藏书票之话》,被认为是我国公开介绍和提倡藏书票艺术的第一篇专文,同之后发表的《现代日本藏书票》《藏书票与藏书印》等文章一起,对藏书票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34年,李桦在广州市立美专创办了“现代版画创作研究会”,在其会刊《现代版画》第九期出了藏书票特辑,刊发了他本人和赖少其等几名会员的11枚藏书票作品,寄给鲁迅受到称许。
这是我国的第一本手工拓印本藏书票集,现藏于上海纪念馆。1936年,李桦等人又与日本书票组织“梦人社”建立了联系,参与了梦人社《趣味藏书票》原作集子的出版,他们的9枚藏书票收录其中。这是中国藏书票人群体与国外交流的最早历史记录。
1980年,李桦的四帧藏书票在“北京、广州、山西版画联展”中展出,藏书票以创作的形式进入艺术家和大众的视野。80年代,乘着文艺的春风,藏书票开启了创作与收藏的新篇章。
1984年,李桦、梁栋、莫测等版画家发起成立了“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于1986年举办了“首届全国藏书票展”,现在已经举办了15届,并于1988年加入了“国际藏书票联盟”,于2008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三十二届国际藏书票双年展”。藏书票创作、交流、收藏活动不断展开,收藏队伍不断扩大。
精美藏书票鉴赏
1933年,叶灵凤为自己刻印了一枚古意盎然的“灵凤藏书”票,其设计采用了我国的传统图案——凤凰与缠枝纹,沉稳的黑色与套嵌红色的文字相映衬,既契合他的姓名,又具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创造精神。他思想进步,和郁达夫积极推介西方文化包括藏书票,并亲手制作了这枚书票,印出后,他寄赠书票给日本友人太田临一郎。后来李桦、赖少其等一些青年木刻家积极制作藏书票,不能说没有受到叶灵凤等人的影响。叶灵凤的“凤凰”票是中国最早的文人票,这枚书票有史料和艺术双重价值。
“饮水思源”藏书票,是最早的由外国人制作的中国题材的藏书票。这枚书票是民国时期金陵大学西文教授裴德安氏1928年制作的,画面上一位僧人在专心致志抄写经卷。图案古朴自然,气氛肃穆,人物形像栩栩如生。据发现者和收藏者贾俊学介绍,这枚书票是他淘书所得,已发旧褪色,经由中国藏书票艺委会主任、著名版画家梁栋先生鉴定确认为套色版。这枚书票晚于“关祖章藏书票”,早于叶灵凤的“凤凰票”和李桦的书票,弥足珍贵。
罗工柳藏书票:这枚藏书票是中央美院教授、1939年“鲁艺”木刻工作团版画家罗工柳先生的作品,是木刻画:两个八路军战士的头像、一面红旗和一把横置的木刻刀,组成了一个极其简洁凝炼的画面,表现了抗战历史中八路军的风采,是一枚珍贵的革命题材藏书票。据《中国藏书票史话》一书著者李允经介绍,罗工柳说这枚书票当时印出贴在本子上保存至今。在三四十年代革命阵营中极少有人搞藏书票的情况下,这枚书票显得格外珍贵,有特殊的意义和文史价值。
此件为李桦自制藏书票一组,包含小泉书票、书票研究会十年纪念等共6枚,均有签名。李桦素有爱书及藏书的习惯,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接触藏书票,便致力于中国藏书票启蒙和推广,几十年来自刻自印藏书票不绝,是中国第一代藏书票艺术大家。
洋灯与古书,票主:庄司浅水,制作者:梁栋,(木版 7cm×6cm 1987年)
藏书票与收藏
藏书票不是印刷品,它是由版画家手绘或版画拓印的,也有画家一幅一幅手绘而成的,或为装饰自己心爱的藏书,或为赠与挚友,要表现主人的思想、兴趣、爱好等。而且,每一枚都需要有画家本人的亲笔签字,数量有限;每一张都是原创,所以相当珍贵。如果一张藏书票出自著名艺术家之手,这样的藏书票其收藏价值就非常高。
藏书票作为一种艺术品,方寸之间既优雅又有情怀,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钟爱。收藏藏书票和藏书一样,对拓展知识,颐养性情大有益处。
目前,藏书票也同邮票一样,逐渐失去了实用功能,变成了收藏品和艺术品。收集和研究藏书票既能获得艺术享受,也能习得知识。藏书票是方寸之间有天地,每一张藏书票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值得追寻和体会。从主题、构图、技法上解读,考证藏书票的票主与画家之间的故事。
长知识了。以前在图书馆的书里看到奇怪的贴纸,跟书内容无关的,我还不知道是什么。
@dujun 好的藏书票真是精美,版画式的最值得收藏。
原来还有这么一个东西,见过盖章的,还没见过藏书票。
@逐风 和藏书章一样的道理,也是一种个人藏书的标识,图画的形式,则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
ooo阿斯蒂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