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尹锡悦竞选活动现汉字名言条幅:必死则生,必生则死

韩国大选尘埃落定,韩国的新总统尹锡悦诞生了。而他在2022年3月3日竞选活动上,身后出现汉字书写的“必死则生,必生则死”条幅,仍引起大家的关注。

据韩媒称,这句话是引用了韩国抗倭名将李舜臣的名言。活动当日,尹锡悦还收到了李舜臣后人“忠武公第13代”赠送的书法卷轴。

“必死则生,必生则死”,出自李舜臣《乱中日记》。2022年3月3日,德水李氏忠武公派宗亲会长李钟天(左三)赠与尹锡悦一幅李舜臣名言:“必死则生,必生则死,一夫当径,足惧千夫”。右侧题款为“为尹锡悦候补 二十代大统领选举必胜祈愿”。

而据韩国《济州日报》,“必死则生,必生则死”这句名言的原出处是我国古代的军事著作《吴子兵法》。

这句话更早的出处是《吴子·治兵》,“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解释:凡两军交战的场所,都是流血牺牲的地方。抱必死决心就会闯出生路,侥幸偷生就会遭到灭亡。意思是在危险时不怕死就能生存,希图侥幸就会死亡。根据记载,李舜臣在鸣梁海战之前曾经用这句话激励士气。

“必死则生,必生则死”,尹锡悦将其作为竞选大字报,这或许是尹锡悦为了彰显自己作为“善将者”的危机意识,也是为了回应民主党支持者对尹锡悦“像临阵脱逃的元均,只想着当统制使”(“元均论”提出者是著名公众史学视频作者、大学历史讲师)的指责。

此次选举过程中充斥着大量候选人丑闻和互相抹黑,直到最后的冲刺时刻,候选人李在明和尹锡悦仍难分高下,投票结果扑朔迷离,因此也被媒体戏称为“鱿鱼游戏选举”。意思是不管是谁选举失败,面对的可能都是对手的清算,从尹锡悦选举宣传场合悬挂的“必生则死,必死则生”的条幅就能看出尹锡悦选举时的决心。

当今世界,英语在世界上具有统治地位,甚至包括东亚地区。然而在古代,汉字和汉语也是世界流行统治语言。在古代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蒙古以及中亚地区,汉字都是很有影响力的。

1443年,朝鲜世宗大王李裪颁布《训民正音》,发明了谚文与汉字一起使用。1970年朴正熙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完全废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汉字教育。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2000年,韩国人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消除汉文化的影响。比如韩国的历史书籍完全都是由文言文书写的,如果不懂汉字,根本就读不懂韩国历史书。韩国人的身份证,99%都需要标注汉字才能解释清楚。

目前,韩国采取了韩汉并行的政策,并没有像北朝鲜和越南一样完全废除汉字。

相关推荐

《长安三万里》48首诗词合集(按出场顺序整理)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今天把电影中出现的诗词按出场顺序整理了一下,看看你会背多少首呢?(文中加粗的是影片中出现的诗句) 01 《别董大二首》 ——唐·高适 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印度为何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巴拉特是什么意思?

据多家印媒9月5日报道,莫迪政府即将在9月18日至22日举行的议会特别会议上,提出一项把印度(India)国名更改为“巴拉特”(Bharat)的决议。这一消息如旋风般席卷印度全国,引发广泛热议。 “巴拉特”这一名称在印度由来已久,此前就曾有人向印度最高法院申请将印度国名从印度(India)改为“巴拉特”(Bharat)或“印度斯坦” ...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用英文怎么说?

“二十四节气”(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observation of the sun's annual motion),认知一年中时令(season)、气候(climate)、物候(phenology)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2016年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 ...

墓碑上的“故、显、先、考、妣”是什么意思?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儒家讲究伦理纲常,而其中的核心就是“孝”。作为礼仪之邦、文化古国,这种孝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灵魂深处的一部分。父母去世之后,子女要为其立碑。而墓碑上的字也是很有讲究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体现出我们对逝去家人的缅怀和尊重。 那么墓碑上的“故”“显”“先”“考”“妣”都是什么意思呢?古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必填项已用*标注。